125.第125章 威胁-《大明亲王》
第(2/3)页
说完这话,马文升眼角还瞄了左侍郎王桂一眼,刚才的意思,就是王桂说出来的,左侍郎虽然和王桂不和,却是没吭声,默认罢了。
毕竟,这事的利益也有右侍郎的份。
可左侍郎王桂却是只把曾毅当成了吏部的一名普通五品官员了,以为可以由他们这些个上官随意揉捏。
怕是忘了几件事了,曾毅在河南的行为,是何等的嚣张,何等的大胆,若非是顾着河南之前大局不稳,不宜大动筋骨,怕是已经把南阳府上下所有大小官员全都给罢职,丢入大牢了。
而后,在河南首府开封,更是把个右布政使给折腾的毫无颜面,左布政司更是所有官员被变相软禁。
这怕不是单凭一个胆大就能做到的吧?若无足够的机智,若无足够的智谋,怕是根本就玩不转河南的那些官员的。
若是至此,还是硬说曾毅只是胆大,那,之后设计抓捕白莲教右护法,这怕是真的称得上的足智多谋了吧?
可惜,左侍郎王桂不知道是记性不好,忘了曾毅的这些经历,还是觉得曾毅只是刚入朝的小官,之前的经历,不过是运气使然,或者是瞧不起河南布政司的官员,以至于这么明目张胆的想要夺了曾毅京察的权利。
马文升之所以询问曾毅,就是知道,曾毅这小子,别看平时总是面带笑意,恭敬对待长官,可是,真要是碰到了大事,怕是谁的面子都不会给。
而且,皇帝为什么会派曾毅来担任这个考功清吏司的职位,这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正因为此,马文升才没选择夺了曾毅的权利的。
高度不同,所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,马文升的这个尚书,虽然比左侍郎这个位置只高出了一品,可其眼界却是大不一样,其身份更不一样。
马文升这个尚书,想要任职,还要经过六部九卿的廷推,之后,由皇帝圈点下旨方可,就算是犯错撤职,一般而言,也是要由尚书自己告老就此终结了事的。
而且,还需要尚书自己三奏三还,做足了君臣间的面子,才会放其告老还乡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