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.第43章 朝事-《大明亲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且,也会容易让满朝文武,武官倒是可以忽略,唯独文官,却是最重出身的,容易对曾毅产生不满。

    这倒不是说曾毅就得罪过他们,而是这是一种规矩,大家都是按规矩来的,你突然来一小子,却是破坏了规矩,哪怕曾毅和他们没有什么利益相冲,也会引起他们自发的排斥。

    内阁的这些大学士倒还好些,知道有些民间有大才大能之人,有的,是未必会参加科举或者屡屡落榜却未必没有大才。

    可是那些新科士子还有一帮的翰林们,却肯定是会不满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,这个念头,现如今也就是在几个内阁大学士的心里闪过一下罢了,想来,这件事请皇帝肯定也考虑过。

    而且,以皇帝的态度来说,恐怕让曾毅参加科举的可能性是极小了,若是这次接下来在河南哪怕是曾毅查不出什么,可只要不出错,等回京之日,恐怕皇帝就会赐他一个同进士出身吧?

    这同进士出身,原本是赐予那些三甲士子的一种身份,可有时候,皇帝也会赐予某个例外之人同进士出身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虽然还是会让人有些不满,可毕竟,没有逾越了这个规矩,也就会少了不少敌视的,除非是争夺一些重要官职的时候,否则,几乎是没人会在提及这个出身了。

    “只是,这河南布政司的情况,却是堪忧啊。”

    弘治的眉头却是突然皱了起来,但是一个南阳府,整个境内所有大小官员竟然全都牵扯了进去,比之前所想的还要复杂,由此可见,河南境内其他州府又能有几个好的?

    “那曾毅倒是把利剑,且是个能臣,只是可惜,年纪尚幼,还未过而立之年,就算有陛下赐予的便宜行事之权,恐也没几个官员真正在意。”

    刘健款款而谈:“目前来看,这事,河南布政司、提刑司,恐怕也是要查上一查的,那曾毅,恐怕是要受阻了。”

    弘治对内阁大学士是极为尊敬的,是以,内阁大学士们在弘治的跟前,说话也是有些随意,并不算紧张的。

    “刘先生所虑正是朕之所忧。”

    弘治却是点了点头,显然,在看了曾毅的奏折以后,他也意识到了河南的情况恐怕比想象的还要差,还要糟糕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