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3章 帝国的崩塌-《明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类似于奥斯曼帝国这种幅员万里、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,毁灭需要多久呢?
    很多人都以为,这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。
    但实际上,啪地一下,很快呀!
    奥斯曼帝国被围攻的消息传来,内部立刻风云激荡起来,各地的势力全都开始蠢蠢欲动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就在于奥斯曼帝国虽然很大,但是在凝聚力上十分薄弱。
    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,靠的武力和宗教。
    武力可以很强盛,但是很难长久,迟早会出现力有未逮的时候。
    宗教虽然很潜移默化,但宗教到底代替不了民族和文化矛盾。
    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区域内,埃及人和阿拉伯人都有着无比漫长且辉煌灿烂的文明。
    他们虽然被奥斯曼人征服,但岂能甘心接受奥斯曼帝国的压迫?
    即使他们的宗教信仰一样,但该受压迫还是受压迫。
    用一句中国话来解释,就能明白为何这些民族对奥斯曼人恨之入骨。
    【凭你也配姓赵?】
    虽然大家都是信奉阿拉的,但也得分个三六九等不是。
    于是饱经压迫之苦的各个民族,始终都在寻找着独立的机会。
    上千年来,他们发起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抗。虽然都以失败告终,但从未间断过。
    这一次奥斯曼帝国被东西方国家集体围攻,立刻让这些人看到了机会。
    西洋舰队司令赵慎宽在吉布提接见了远方的来客。
    客人有两波。
    一波从埃及过来的,首领叫艾哈曼德·萨乌尔;
    另一波是从阿拉伯半岛过来的,首领叫哈立德·阿齐兹。
    “埃及需要帝国的帮助,以摆脱万恶的突厥人。我们愿意和帝国建立最为友好的关系,也愿意出人出力修筑运河。”
    艾哈曼德给出了条件。
    无论如何,苏伊士运河都是在埃及的地盘上。要想干成这件事,就必须要得到埃及的帮助。
    “对于埃及人遭受的苦难,帝国感同身受。如果能够帮助到你们,帝国乐意之至。不过你也清楚,关于运河涉及到很多国家和多方利益。我们必须慎之又慎,也希望贵方能够展现最大的诚意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