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想想看,周末在家不出门,手机上点两下,自己的车就自己跑去给自己做保养。 试问这样的养车,是不是比养狗都轻松多了? 如今这种座驾中空无一人的“八豆系列”,在苏市及周边省份的马路上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场景。 在引起大量围观和讨论度的同时,也为爱豆新能源打了一场免费的技术广告,导致国内外的销售量依旧在不停地井喷中…… 很难想象,一款月产量超过3万的旗舰车型,厂区里的新车库存,竟然是以10来做计数单位的。 “滴~”这时,后排第三辆车子的车灯突然闪烁了一下。 在旁边负责做最终验车和发货的工程师眼皮子疑惑抬了抬,看了看车子,并没有发现异常,以为是自己刚刚看错了,又低头记录。 然而…… “滴滴滴~” 接连又有七八辆车子车灯突然瞬间闪烁了一下,立刻引起了这名中年工程师的注意。 “难道是最近加班加太多,眼花了?” 中年工程师疑惑的走到几辆车子旁边,打开其中一辆的车门坐了上去…… …… 孟浪看着笔记本画面上,穿着爱豆新能源工作服的中年大叔,顶着一张大脸凑到摄像头跟前一脸疑惑的上下检查,忍不住一拍脑门儿。 找到了,果然是梨! 先前自己只让零检索了世界主流的电子设备和系统。 但还未大范围公开流通的光芯片“甲”,可不就属于不在此列的小众产品? 而且又是自家的技术产品,这灯下黑…… 谁又能想到兄弟给自己的“黑光病毒”,居然不是用来对付敌人的,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…… 黑光,黑光…… 原来是专门用来黑自己的光芯片的? 难怪跟传统电子病毒只有一多半的相似度,这明显是专门用来针对新型光芯片的“特种病毒”! 【成功入侵目标,成功植入病毒,成功获得控制权限,成功读取目标存储,成功改写任务指令…… 攻击匹配度100%,已确认‘黑光病毒’的设计攻击目标,为光芯片‘甲’!】 “呵呵!”这还用你总结? 攻击目标是找到了,但……自己人打自己人? 这都什么神操作? 让我回忆一下。 光芯片出自自传《孟子兵法》,而黑光病毒出自上一集《孟小浪游记》…… 所以,“小孟子”跟“孟小浪”打起来了? 合理吗?! 你能想象弥勒(未来佛)跟燃灯(过去佛)打起来的画面嘛? 都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亲兄弟,就算思想还达不到“除我之外,别无他佛”的最高境界。 那也应该共渡难关吧?怎么就隔空互掐了呢? 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,而是相互依存的网络,是同一个“孟小浪命运共同体”! 这一点难道还需要我强调吗? 揉了揉眉心,孟浪想了想道。 “告诉我进一步的分析结果,以及这种病毒对相应设备的具体作用。” 笔记本屏幕上开始瀑布一样的闪过大量的数据流…… 【经过进一步分析比对,这种“黑光病毒”已经可以确认为具有极高针对性的‘芯片级硬件病毒’! 作为针对芯片设计漏洞而创造的概念级电子病毒,其攻击方式从硬件层面颠覆传统网络安全防御体系。 理论上只要安装了同款底层设计的芯片及其衍生芯片,几乎任何形式的防火墙均无法有效阻挡该类型病毒的针对性入侵…… 而且还拥有极强的感染、复制、伪装能力,能够几乎无限制的读取感染目标的存储记忆体并伪装发布任务指令……】 随着零的分析,孟浪听的是一阵咋舌。 这还真是够凶残的…… 感染、复制、伪装,还有无限制读取存储记忆体和发布任务指令…… 几乎意味着连皮带骨的为我所用。 听起来,还真有几分电子版“黑光病毒”的既视感。 看来“黑光”这个名字还真不是自己的恶趣味,取的有些过分贴切了喂…… 继续查了一些资料,孟浪对“黑光病毒”的了解更加深入。 硬件病毒,无疑是一种最令人头疼的电子病毒种类。 即便是现代百花齐放的年代,这种病毒的出现也可以说是极为稀少。 比较有名的包括曾经出现过的“CPU级勒索病毒”、“震网病毒(Stuxnet)”、“零日漏洞攻击病毒”…… 每一个都是凶名在外,令人谈虎色变。 随着技术的发展,当前的芯片病毒已从理论验证发展渐渐演变为实际攻击工具,标志着网络安全从“软件战争”进入“硬件战争”阶段。 它们可以直接篡改CPU行为并绕过杀毒软件,导致物理设备损毁甚至是完全控制设备! 第(2/3)页